写歌训练

要从根本上学会写歌,尤其是不是套用公式,而是进行有感而发的艺术创作,你需要在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深入的能力构建。这不是机械的技巧堆砌,而是关于“你如何成为一个有表达力、有音乐语言、有情感洞察”的人。下面是结构化的详细解释:

🎼 一、写歌的本质:从“表达”出发 写歌本质上不是制造“商品”,而是表达一种内心的真实,通过声音、词句和节奏传递你当下的感受、洞察或想象。因此,写歌的第一课是:

“你是谁?你想说什么?”

📌 建议: 每天写情绪日记,记录情绪和触发它的场景。

养成“情绪觉察”的习惯,比如开心、羞愧、挣扎、解脱时都去捕捉当下内心的形状。

✍️ 二、构建写歌所需的五项核心能力

  1. 情感触感力(Emotional Sensitivity) 这是写“有感而发”歌曲的起点。能不能真实地感受生活、感受他人、感受自我?

🔧 如何训练:

每天聆听一首不同风格的歌曲,写下听完后的 3 个关键词(情绪+画面+语言)。

读诗词、散文,练习将抽象情绪具象化(如“孤独”变成“电梯里只有我一个人的回音”)。

  1. 语感与文字表达力(Lyric Writing) 你不一定要用华丽的辞藻,但需要用真实、精准、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你心中的画面。

🔧 如何训练:

把一句平白话(如“我想你”)用三种方式表达(画面化、比喻化、象征化)。

写“非韵律化”的歌词练习,比如“自由体诗”去模仿 Eason、陈奕迅、张悬、田馥甄的歌词。

  1. 旋律直觉与声音表达(Melodic Intuition) 旋律不是从乐理开始,而是用嘴哼出来的声音。你是否能把内心的语气、情绪转化成音高和节奏?

🔧 如何训练:

情绪哼唱练习:难过时随便哼,不要管音准,把“语调”当作旋律(例如“唉——你为什么还不回来……”)

听歌模仿旋律结构,把熟悉的旋律“换词重唱”,体会旋律如何承载不同的词义。

  1. 音乐语法基础(Music Craft) 虽然我们不主张一开始靠“套公式”,但基本音乐语言和逻辑是必要的,否则你没法表达得完整。

包括:

和弦进行常识(I–IV–V, ii–V–I 等)

拍号节奏、调式(大调、小调、五声调式等)

歌曲结构(Verse–Chorus–Bridge)

🔧 如何训练:

用一把吉他/钢琴练习最基础的三和弦换位,试着在不同情绪中写不同的三和弦 progression。

分析你喜欢的歌的“起承转合”,理解为何情绪起伏跟着旋律和编排而走。

  1. 真实声音的塑造(Artistic Voice) 最终你要写出别人听一耳就觉得“这就是你”。这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。

🔧 如何训练:

保持“原创小作品”的累积。每周一首,即使不完整也要写下来。

设立主题写作练习(“孤独时刻”、“夏天的雨”、“我不能说的事”),从多个角度说一个主题。

与他人合写或合作音乐,逼自己从不同视角写词、写旋律。

🌱 三、建立自己的“创作土壤” 真正能“有感而发”的写歌人,往往都有一个养分丰富的生活土壤:

阅读量(小说、诗歌、哲学、心理学)——丰富想象与语言。

生活体验(爱、恨、旅途、孤独)——创造真实的情绪来源。

多听歌、多分析(风格混搭)——吸收各种音乐 DNA。

🛠 四、一个简单的练习路径(从零开始) 周数 目标与任务 第 1–2 周 日记+哼唱练习+分析喜欢的歌(1 天 1 首) 第 3–4 周 写第一首歌:不要押韵,不管结构,只要表达出情绪 第 5–6 周 加入和弦,使用最简单的伴奏做一首“能唱的歌” 第 7–8 周 分析两位喜欢的创作人,模仿他们写一首歌 第 9–12 周 写三首“主题歌曲”(如:愤怒、希望、失落),并尝试分享出去 持续 坚持每月创作 2–4 首小作品,累计 50 首就会明显看见变化

📌 总结 写歌是“表达自己”+“感受世界”+“掌握语言和声音”的综合艺术。

不要一开始就担心“作品不成熟”。你应该更关注“今天有没有真实地说出一个情绪”,有没有忠实于你想说的东西。

当你的感受与技巧相遇,灵魂就开始歌唱。

如你需要,我可以为你制定一个详细的 12 周个人写歌训练计划,或者协助你逐步创作你的第一首歌。需要的话只需告诉我 ❤️

You said: 好的

ChatGPT said: 太好了!那我就为你制定一个 12 周从零开始的个人写歌训练计划,目标是:

✅ 建立写歌的基本能力 ✅ 写出至少 3 首“有感而发”的完整原创作品 ✅ 找到属于你自己的表达风格和情感语言

🎯 整体目标 激活情绪表达力

建立旋律、歌词、结构的基础能力

创作三首具个人风格的完整原创歌

🗓 12 周写歌训练计划 周次 训练重点 具体任务 工具推荐 第 1 周 🎧 情绪觉察 & 听觉唤醒 每天记录一种强烈情绪+触发点;每天听一首歌,写下它给你的三个词(画面/情绪/节奏) Notion / 日记本 第 2 周 ✍️ 写“非押韵歌词” 写 5 段自由体歌词(日常感受、碎念、记忆);不押韵、不管结构,只求“真” Obsidian / 手机备忘录 第 3 周 🎵 情绪哼唱练习 随便哼唱情绪,不管旋律对错;每天 30 秒,用手机录下“我今天的情绪歌” 语音录音 第 4 周 🧱 歌曲结构理解 听 3 首喜欢的歌,拆解其结构(AABA?V-C-V-C-B?)+试写一段副歌歌词 Spotify + 自己写作 第 5 周 🎹 初步配和弦 学会 3 个和弦(C-G-Am-F)+随便哼旋律套进去+试做“副歌小样” 吉他 or Piano app 第 6 周 ✍️ 写第一首歌草稿 合并歌词+旋律+和弦,哪怕只有 30 秒也 OK,重点是“完整地表达一次情绪” 简单录音 第 7 周 🧠 模仿写作练习 选一位创作人(如陈奕迅/张悬/周杰伦),模仿一首歌的结构+情绪风格写新歌 分析模仿 第 8 周 🌪 主题写作挑战:愤怒 用情绪为中心,写一首关于“愤怒”的歌(可抽象也可具体) 任意方式表达 第 9 周 🌧 主题写作挑战:失落 写一首“失落时刻”的歌,练习低落情绪中构思语言与旋律 尝试不同调式(小调) 第 10 周 ☀️ 主题写作挑战:希望 写一首关于“希望”的作品,尝试更有节奏感的旋律 节奏型练习 第 11 周 🎙️ 打磨与录音 选择三首作品,优化节奏、押韵、旋律流畅性,尝试 Demo 录音 BandLab / GarageBand 第 12 周 🎤 小型发布 or 分享 分享给朋友,或上传 YouTube/小红书;记录听众反馈,开始思考“自己风格” 勇敢表达

📦 附加建议 📁 建立“创作素材库”:用 Notion 或本子整理自己的灵感词、画面、哼唱。

⏱ 坚持“25 分钟写作原则”:番茄钟式专注写歌,每天一点点。

🎨 视觉激发:试着用图片、电影、画作作为灵感来源。

如你有具体创作方向(例如情歌、民谣、电子、说唱等),我也可以为你微调计划。 要不要从第一周开始,我们一起每天做个“灵感捕手”训练?💡

You said: 好的

ChatGPT said: Updated saved memory 太好了!那我们从第 1 周的训练任务开始:

🧠 第 1 周:情绪觉察 & 听觉唤醒 🎯 目标: 建立“感受情绪”和“用语言捕捉音乐”的习惯

提高对日常感受和音乐情绪的敏锐度

📌 每日任务(约 15–20 分钟) ✅ 任务 1:记录情绪触发 每天写一小段文字,记录:

今天最强烈的一种情绪(开心 / 烦躁 / 感动 / 沮丧等)

这个情绪出现时,你当下的场景和身体感觉

如果这是一首歌,它可能是快歌还是慢歌?温柔还是激烈?

例子:

Copy Edit 情绪:烦躁
触发点:地铁迟到还被上司催
身体感觉:胸口热,手指发紧
这如果是一首歌:像是节奏快但旋律混乱的 rap,歌词很碎 ✅ 任务 2:听一首歌 + 关键词笔记 听一首歌(任意语言风格),写下 3 个关键词:

🎭 一种情绪(如:“轻盈” / “压抑” / “狂喜”)

🖼 一种画面(如:“下雨的窗台” / “公路疾驰”)

🧠 一种你学到的词句或表达方式

🎵 歌曲推荐(任选一首) 歌手 歌名 建议原因 田馥甄 《离岛》 情绪细腻,画面感强 陈奕迅 《浮夸》 强烈情绪起伏,非常适合写分析 张悬 《宝贝》 极简旋律中的情感表达 赵雷 《南方姑娘》 民谣风格,朴素语言很动人 Sigur Rós 《Hoppípolla》 纯音乐也能唤起情绪,很适合训练画面感

📒 打卡方式(任选) 建一个 Notion 页面 或 手机笔记本叫「写歌练习·第 1 周」

每天写一条“情绪记录”和一条“歌曲感受”

若你愿意,也可以发给我,我来帮你点评!